ARTICLE
7 April 2025

IDC行业股权投资:行业概览、外资准入及合规路径探讨

AB
AnJie Broad Law Firm

Contributor

AnJie Broad Law Firm is a full-service law firm with a wide range of practice areas. We are committed to delivering high-quality bespoke legal solutions to clients. AnJie Broad has extensive experience serving clients in practice areas such as Capital Market & Securities, Antitrust & Competition, Private Equity & Venture Capit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Dispute Resolution, Labor & Employment, Cross-border Investment & Acquisition, Insurance & Reinsurance, Maritime & Shipping, Banking & Finance, Energy, International Trade, Technology Media & Telecommunications, Life Sciences & Healthcare,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Real Estate & Construction, Hotels Resorts & Tourism and Media, Game and Entertainment & Sports.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地位愈发凸显,而作为数据存储与处理核心载体的互联网数据
China Media, Telecoms, IT, Entertainment

引 言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爆发式增长,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地位愈发凸显,而作为数据存储与处理核心载体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传统的基础设施租赁到云服务的深度融合,IDC行业正加速向技术驱动型产业转型,成为资本竞相布局的"新基建"高地。

本文将从行业特性、牌照准入、外资政策及交易架构等核心维度切入,深度剖析IDC股权投资领域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份兼具政策敏感性与实操参考价值的业务指南。

一、IDC行业简介

根据《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中的业务表述,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B11类)是指利用相应的机房设施,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互联网或其他网络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配置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等设备的出租及其存储空间的出租、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和其他应用服务。

此外,IDC业务还包括互联网资源协作服务(IRCS)业务。IRCS业务是指利用架设在数据中心之上的设备和资源,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协作共享等方式,为用户提供的数据存储、互联网应用开发环境、互联网应用部署和运行管理等服务。

就行业性质而言,IDC业务可概括为一类以物理空间、IT设施设备及非IT配套设施等底层资产为基础的增值电信业务。从行业发展的历史沿革来看,IDC行业已从早期的提供物理空间租赁、IT设施设备租赁、服务器托管为核心的基础业务,以及提供系统配置、存储管理、安全保障、代理维护等配套增值服务,逐步向提供互联网接入(ISP)、内容分发网络(CDN)、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服务提供商通过其在基础设施上建设的自有平台,为客户提供开发、测试环境等服务)等差异化增值服务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

根据IDC底层资产的不同持有方式,IDC业务可大致分为以下运营模式:

1. 重资产模式

自建机房模式

指企业通过自有资金或融资直接购置土地、建设机房、配套基础设施(电力、制冷、安防等),自行申请并取得IDC牌照经营IDC业务的模式。该模式虽自主性强,但前期投入高、合规链条复杂,属于典型的重资产模式。

REITs模式

指企业将成熟期的IDC资产(如机房、配套电力设施等)打包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公开市场发行,实现IDC资产出表并回笼资金,同时保留项目运营权以获取代管收益的经营模式。

2. 轻资产模式

租赁机房模式

指企业通过租用第三方已建成的数据中心机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如电力、制冷、网络带宽等),以轻资产方式开展IDC服务,从而无需承担自建机房的高额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建设周期。该模式下,运营商主要聚焦于客户服务、运维管理及资源整合,通过支付租金获取机房使用权,并可依据客户需求灵活调配机柜、带宽等资源,实现快速业务扩张。

代运营模式

指企业依托其行业品牌、管理能力、运维经验及客户资源,由项目合作方主要投入资金并持有数据中心机房及配套基础设施等重资产,企业自身作为受托方专注提供运营服务,收取管理费及分成的模式,典型案例如鹏博士HOMM模式等。

以上仅是对IDC市场常见运营模式的简要区分,实践中基于企业发展路径及业务需求的不同,广泛存在结构更为复杂的轻重分离或混合的运营模式,本文受篇幅所限,不作进一步展开。

二、业务牌照及行业准入规则

1. IDC牌照

根据《电信条例》、《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规的规定,IDC运营商拟开展IDC业务经营的,应当取得覆盖其展业区域及业务类别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DC牌照")。如申请省内IDC牌照的,应向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申请,由省级通信管理局审批;如申请跨地区IDC牌照的,则需向工信部通信管理局申请,由工信部审批。申请经营IDC业务的经营者须符合如下条件 1

  • 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 有与开展电信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 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
  • 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
  • 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及
  • 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如经营者取得IDC牌照后因公司合并、分立、股东变化导致经营主体变更的,且新的经营主体也满足上述申请条件的,IDC牌照公司需在相关工商变更手续办理完成后的30日内,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基本信息栏目中自行更新股东的信息。但需注意的是,如公司股东变更涉及直接或间接的外资持股(需穿透追溯)情况的,以外资股东符合IDC业务申请条件(详见本文第三部分)为前提,公司应重新申请IDC牌照。

获准经营电信业务的公司,经发证机关批准,可以授权其持有股份不少于51%并符合经营电信业务条件的子公司经营其获准经营的电信业务,但在同一个地区不得授权两家及以上子公司经营同一项电信业务。

2. 基础设施准入

鉴于IDC业务具有房地产和电信服务的双重属性,(1) 在项目建设阶段,企业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并完成一般工业地产项目所涉及的项目投资、节能审查、用地规划、建设规划、工程施工、环境评价、消防验收等相关备案、许可或审批手续;(2) 在项目投入运营前,企业需根据工信部《关于清理规范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市场的通知》等规定,向工信部指定评测机构申请并通过针对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系统、企业接入资源管理平台、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机房运行安全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测评并取得测评报告,未通过相关测评即投入运营的,将面临勒令整改、年检不合格、列入企业不良信用记录、电信牌照到期不予续期等后果。

三、外商投资准入

1. 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根据《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的规定,我国对外资开放的电信业务仅限于中国入世承诺开放的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的外资股比不超过50%(电子商务、国内多方通信、存储转发类、呼叫中心除外),基础电信业务须由中方控股。鉴于我国入世承诺开放的电信业务中未包含IDC业务,长期以来IDC业务在原则上不对外资开放。

2. 港澳经贸协定

根据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分别签署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服务贸易协议》,我国承诺向"港澳服务提供者"开放内地IDC业务,规定香港/澳门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超过50%,并且在香港或澳门从事实质性商业经营至少三年,具有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良好业绩和运营经验。

3. 直接境外上市企业的特殊规则

根据《关于境外直接上市的境内企业申请经营电信业务适用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如引入外商投资的境内电信企业满足如下条件的,适用内资企业经营电信业务的管理规定和审批程序:

  • 该企业为境外直接上市的境内公司或其子公司、境内B股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
  • 外资持股比例低于10%(不含本数);且
  • 单一最大股东为中方投资者。

4. 工信部107通告

2024年4月10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107通告"),宣布在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开展试点,取消上述区域内对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中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出版、网络视听、互联网文化经营除外)、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同年11月,作为首批试点地区的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通信主管部门相继出台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 2,正式开放试点范围内增值电信业务申请工作。

根据107通告及试点地区出台的政策文件,申请开放试点的电信企业之经营主体注册地、服务设施(包括租用、购买等设施)放置地均在同一试点区域内,不得购买、租用本试点区域外CDN等设施开展加速服务。考虑到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对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普遍采取收紧政策,部分IDC服务商可能难以通过在试点区域内自建、自持机房设施满足前述设施所在地要求,只能结合业务规划尝试与试点监管机构沟通采取租赁试点区域第三方机房设施的方式申请参与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107通告及试点地区出台的政策文件均未在规定层面对外方投资者本身提出"服务提供者"方面的硬性要求。结合原《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2016年版)》第十条"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主要投资者应当具有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良好业绩和运营经验"的资质要求在2022年修订中被整体删除的背景,未来实操层面对私募基金等外国财务投资者参与投资试点地区的IDC企业的政策监管尺度有待市场进一步关注。

四、外商投资交易架构

综上不难看出,IDC业务在外资准入层面虽呈现逐步开放的趋势,但一方面试点区域范围有限,广大非试点区域对外商投资IDC业务仍存在严格的准入限制;而另一方面,试点区域对开放政策的配套细则尚未完善,加之存在绿色节能等其他因素的政策考量,一线城市对于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种类、区域及规模限制,因此试点政策在实操层面的实施效果及监管口径尚需进一步观察。

在此现实背景下,外商投资IDC业务可基于项目情况考虑如下路径:

1. 非试点区域内的IDC企业

为解决IDC业务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IDC企业可考虑搭建VIE境外融资架构,由境内股东办理37号文登记或ODI备案的方式将境内持股结构平移至其在开曼群岛设立的一家融资持股平台("开曼公司"),并通过多层境外SPV最终在境内设立一家外商独资企业("WFOE"),由WFOE与境内IDC持牌公司("VIE公司")及其内资股东签署一系列控制协议(通常包括独家服务协议、独家购买权协议、股权质押协议、授权委托协议及配偶承诺函等),以实现对VIE公司的财务并表及协议控制。外方投资者通过认购或受让开曼公司的股份,以间接实现对境内IDC项目的投资,该等模式的典型架构如下所示:

1607930a.jpg

2. 试点区域内的IDC企业

虽然通过VIE架构对IDC项目进行外商投资是当前市场上普遍通行的做法,但考虑到VIE架构在上市监管层面存在的不确定性,如外方投资者拟投资的IDC企业落在试点区域内的,可在评估目标公司符合试点申请条件的情况下,考虑由IDC企业基于其试点区域内的经营主体及服务设施申请并取得外资IDC牌照,以外商投资企业架构直接引入外方投资者的股权投资;针对试点政策出台前已通过VIE架构引入外方投资的IDC企业,也可结合项目的经营模式、区域、业务种类等因素,考虑拆除当前的VIE架构。

结 语

IDC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层支柱,其战略价值与增长潜力毋庸置疑,但政策门槛的复杂性、外资准入的动态调整以及交易架构的合规风险,使得对这一领域的投资远非简单的资本博弈。尤其在政策松动的试点窗口期,专业、高质量的律师服务不仅可预警合规风险,更能通过定制化的交易方案协助企业和投资者抢占先机,平衡政策约束与商业诉求。

注释:

[1] 关于人员、场地、设施及技术方案的细化条件详见工信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ISP)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实施方案》(2012)

[2] 详见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增值电信业务对外扩大开放试点服务指南》、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地区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相关政策解读及申请流程操作指南》、深圳市通信管理局《增值电信业务对外扩大开放试点服务指南》、海南省通信管理局《海南自由贸易港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线上申请指引》等规定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general guide to the subject matter. Specialist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about you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Mondaq uses cookies on this websit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as set out in our Privacy Policy.

Learn More